韩国公寓令人恐惧的楼层种姓制度

在首尔某处29层楼高的公寓,从1楼到10楼是租赁区域,11楼到29楼是自有区域。即便大家住在同一栋楼,出入口跟电梯却都是分开的。而且安全通道在10楼到11楼的地方就被阻断,完全无法自由出入。万一发生火灾,租赁区域的人将无法往高楼层去避难。

笔者还记得10年前,一起发生在釜山的复合式大楼火灾,人们由于大火产生的浓烟而无法从一楼的出入口逃生,后来集体到顶楼避难后顺利得救的新闻。若是紧急通道在10楼被阻断,那些住在租赁区域的居民会怎么样呢?

新闻媒体也曾以“连安全都无法获得保障的差别待遇”来报导这栋大楼,但是在法律上并不构成问题,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处理。

在日本,住在摩天大楼的上层区与下层区的人,虽然也出现了表示社会地位差异的“楼层种姓阶级”名词,但相较于韩国却轻微许多。

面对完全没有想要响应社会阶层融合的韩国国民,文在寅总统推出的社会阶层融合政策只能说是徒劳之举。

笔者居住的公寓附近,也有LH住宅。由于占地面积广,可供孩子们玩耍的游乐器材也很多,我家的孩子也经常频繁的使用。

作家立花自家寓所附近的LH住宅,类似于日本的团地住宅,在韩国经常受到歧视。

这个区域并不是高级住宅区,大家的经济情况都半斤八两,笔者在这里住了将近10年。但在某一天,还是小学生的小儿子无精打采的跟我说“○○转学走掉了”。

搬家到哪里去也不太清楚,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足以让笔者掌握学校的情形。只是儿子看到5岁妹妹鞋子上“冰雪奇缘”的艾莎图案时,没头没脑的说了“大家都叫○○艾莎”。

这时,大儿子加入了对话。

“阿,原来如此!因为她住在LH住宅,被排挤所以转学了吧!这种事情很常见阿,妈妈妳没听说过吗?”

这“很常见”吗?笔者询问了身边同为妈妈的朋友,似乎确实是时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