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人都多少帶有一點自戀傾向。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表現會比較強烈。人類從生下來就是在母親的懷抱中成長,母親在各方面提供照顧。這自然的會讓人產生認為自己能夠做到任何事的「無敵感」,這就是自戀萌芽的開始。

但在成長過程,會漸漸發現原本應該是無敵的自己,其實並非如此。當與社會接觸的愈多,愈能夠認知到自己在現實中的樣子,便會在某種程度上產生控制自戀情緒的能力。少年在成長過程當中,當直面自己的自戀情結時情緒爆發,造成他犯下罪行。但認清現實中的自己,接受這樣的自己的這個過程,無論是誰都會感到痛苦。

若是如此,將少年逼入絕境的又是什麼?

對某些學校來說「讀書並非學校生活的全部」並非安慰詞

少年就讀的升學名校,當升上高三時會用學生的成績排名將班級分成A級班與B級班。有報導指出,將還是高二的少年逼入犯罪境地的原因,是由於少年被分到B級班而心生不滿所致。「讀書並非學校生活的全部」的說法,怎麼聽都像是安慰人的好聽話。說真的,因為疫情讓少年感到孤獨而犯下罪行的說法,怎麼聽都像是學校在推卸責任。

但校方將少年無法接受現實,對未來感到悲觀絕望進而犯下的罪行,以疫情當做藉口,意圖用來包庇學生的作法也不無可能。即便如此,少年犯下隨機砍人事件,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興趣轉載文章內容的台灣媒體,歡迎來信聯絡info@jbpress.c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