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到現在,北韓面對美國一向採取「邊緣外交政策」,南韓在過去僅扮演配角。但這次北韓首先將矛頭指向南韓,下一個目標想必便是日本與美國了。

從融合統一轉換到強硬戰略的背景

北韓意識到,利用融合戰略來欺騙南韓以達到統一的方式已無法實現後,再次把方向轉回武力統一的強硬戰略。北韓勢必需要一個強力的後盾來確保武統的可能性。

金正恩三次訪問中國後,中國習近平主席也訪問了北韓,並舉行了友好的會談。透過這些接觸,中國持續對北韓提供軍事與經濟方面的支援。在北韓與美國交涉破局時,保護北韓;在北韓對南韓採取強硬手段時,為了保障北韓安全,也暗示中國會採取軍事介入。筆者認為若是南韓有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能性,北韓就能從中國獲得阻止南韓的保證。

在武器支援方面,現在表面上雖沒有中國供給近代武器給北韓的跡象,但在短程彈道導彈的測地衛星(軍事用)GPS導航裝置、超大型火箭、無人機的供給等,中國皆給予支援。北韓的武器雖然是舊型,但迄今依然能夠使用的情況下,想必有中國在背後提供零件。

在軍事方面,從筆者「憑藉核武與GPS導航飛彈窺見意圖佔領南韓的北韓」(https://jbpress.ismedia.jp/articles/-/61008)(6月22日)此篇的記述來看,若是北韓在軍事方面能夠孤立南韓,並對其發動奇襲的話應是勝券在握的。

相比南韓,北韓在軍事方面絕對不屈於弱勢。

即便從小規模的紛爭擴大成真正的戰爭,北韓也有自信不受到嚴重的軍事打擊。
更甚者,發生小規模的軍事衝突時,一旦中國加入仲裁,北韓即能獲得保護與順利進行對話的機會。

另一方面,雖然時有北韓經濟窮困的情報,但相比1995年近數百萬人餓死的時期,現在的情況相較來說是不嚴重的。有中國在檯面下的支援,對北韓使用船對船(STS)過駁方式運送石油製品。另外也沒有情報指出,維繫北韓命脈的石油輸送管線被中斷。

由此,我們很難推斷,導致北韓朝向激進路線靠攏的原因,是否只是單純由於經濟的困窮而走投無路的結果。

今後的著陸點朝向何方?

5月3日南韓前線哨所遭到北韓槍擊,4發命中。這一事件被當成「偶發事件」處理。

筆者試著回想,北韓正是刻意以射擊行為來恫嚇,藉以觀察南韓的反應。在爆破聯絡事務所之前,蓄意製造槍擊事件來觀察,南韓會選擇強硬手段,或是給出一般的處理方式。

由於此事件被當做偶發事件處理,可想而知北韓判斷出,就算對南韓採取強硬手段,南韓反擊的心態也是薄弱的。

北韓在去年年底召開的總會上,對黨員表示,勢必討回承受過的苦難及代價,這段談話昭示出了相當大的覺悟。因此北韓恐怕會接連不斷的持續釋放強硬政策,將南韓逼迫至絕處。

這是超越邊緣外交程度的危機,訴諸小規模的武力攻擊、使首爾深陷火海,以武力達成統一目的之前,北韓將持續進行恫嚇行為。

南韓當時對此事件做出的判斷:北韓依舊會維持融合政策的方向。想必在其時,南韓也未曾預料到北韓居然會切換成如此強硬的態度。現在,南韓在驚嚇之餘想必正思考如何應對北韓的強硬政策。

而日本在面對這個問題上,絕不能坐山觀虎鬥,北韓下一個要對付的就是日本與美國。

當北韓對日本發出恫嚇時,媒體必須冷靜的處理。朝鮮半島的情勢急遽惡化,在非軍事區附近發生槍擊或是砲彈攻擊等急轉直下的發展是有可能的。

故此,日本必須要考量在韓日人的安全疏散問題,並且認知到位於首爾以西的仁川機場也在北韓長程火炮的射程範圍內。

防衛省・自衛隊也必須針對北韓的行動,進行詳細預測,並制定相關的處理對策。特別是有必要制定相關安全措施,藉以保障穿梭往來於日本海與對馬海峽的民間船舶與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