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理由,是與各國的價格差異。

日本到現在也還是一樣,國內製造商堅持獨自的設計,並高價販售封閉性商品的傾向非常顯著。因為日本製造商堅持對電腦的特殊設計,當購買同規格的電腦時,日本電腦的價格居然是美國的兩倍以上。之後,美國製造商以低價的機種打入日本,造成市場價格的破壞(即為Compaq shock,譯註:由於Compaq引進低價電腦而讓日本製造商不得不調低價錢的現象),才終於讓日本開始普及電腦。但另一方面,卻也造成日本製造商的崩潰。

網路普及也遇到相同的情況。日本開始網路服務的時間並不晚,但是通信服務的限制開放卻相當緩慢,費用也一直維持在高額的問題上面。特別是對企業導入IT技術影響相當大的專用線路,國內外的價格差距也非常巨大。根據平成11年(1999年)版的通信白皮書,1.5Mbps的數位專用線路服務的價格,日本是美國的三倍之多。

90年代後期已形成致命的差距

若從IT社會需要電腦普及來當做基礎的觀點來看,90年代前期遲緩的步伐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根據97年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報告,日本的白領階級100人當中只有24人擁有電腦,是美國的五分之一,不到德國的三分之一,這已經是非常致命的差距。

利用者的分布不均也在當時就非常明顯。中高年齡層的社員與年輕社員之間的IT技能差距,經常被當做問題提出來,但這並非是現在才發生的狀況。根據前述所提到的通信白皮書,在98年這個時間點,美國包含中高齡的網路使用族群已經有擴散的趨勢。而另一方面,日本的使用者卻還集中在20~30幾歲的年齡層。那個年代的人們到了現在已經進入中高齡,那些當時沒有使用IT技術,之後也沒有學習的人,不難想像他們到了現在儼然成為IT難民。

根據許多情報所作出的綜合性判斷來看,IT導入的遲緩,是在開始普及的早期階段,也就是在90年代前期就開始了。IT是一項不太需要成本就可以導入的技術,也因為與社會、組織還有國民有著很緊密相關連的特性,可以說是根據經驗來決定勝負的技術。

若從90年代開始IT導入的遲緩就不斷在發生的話,單純靠強化技術開發,要在朝夕之間就有所改善的可能性相當低。對許多人來說,這雖然是很難以接受的事實,但只要現實確實如此,除了儘快找出穩紮穩打的對策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首先,讓企業導入IT技術,並確實提昇業務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若做不到這點,在下一個階段要建構的科技導向型商業模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有興趣轉載文章內容的台灣媒體,歡迎來信聯絡 info@jbpress.c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