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為金大中的諾貝爾獎做出貢獻的筆者

筆者在結束大約10個月的DMZ生活之後回到原單位。在這段期間,晉級至上等兵,而全羅南道出身的前輩們已經退役。回到原部隊之後,雖然有派遣至東帝汶的國外機會,但因為筆者的役期只剩下10個月,無法志願參加。

前總統金大中在200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筆者雖然不是自願到最前線服役,卻與金大中的諾貝爾獎有著間接關係。筆者後來才知道,對北韓的太陽政策以及派兵前往東帝汶,正是金大中獲獎的理由。

被強行要求擁有愛國心的另一方面,是否與北韓為敵的問題也因為政權而有所搖擺。特別是較進步的政權中,親北派的人偏多。而在認同北朝鮮是同族的想法下,對軍人存在的理由以及軍隊的待遇等就甚少有人關心。假設南韓若是遭到攻擊,進步政權會觀察北韓的臉色,表現得像是北韓的發言人一般。

現在,文在寅政權對北韓的態度,就是在強迫保衛國家的軍人做出犧牲,某種程度上是非常狡猾的。而與筆者相同,有許多年輕人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卻無法得到相應的報酬。

在黃海的延坪島附近發生的南北韓艦艇炮擊事件—第一次延坪海戰,失去丈夫的寡婦們留下對國家的仇恨移民了。因為地雷被炸毀雙腳的軍人必須自己負擔醫療費,甚至變成女性團體的嘲弄對象。女性團體用「肉盾」來描述軍人,經常貶低軍人們的價值。

筆者的身體雖然也有出現一些問題,但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事故就結束了役期。然而有許多人卻沒有這麼幸運,這些遭受意外的軍人們就這麼被國家遺棄,而願意付出時間、金錢與社會責任的人,卻不存在於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