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正處於激烈的變動當中,假設我們挑出薪資部分來看,上海飲料店員工的薪資,在10年前約為2000人民幣(約3.2萬日幣)程度,但在最近卻漲到6000人民幣(約9.5萬日幣),相當於過去的3倍(當然物價也跟著上漲)。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在過去10年間,就筆者所見的各項統計,打工的時薪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卻大呼人手不足,令人不禁想問「為什麼明明缺人卻不將時薪提高呢?」。

雖然工資的變化與國家全體的經濟成長密切相關,但是單就這項數據並不能斷言「日本的變化較中國小」。

但是,從商品與服務來看就不一樣了。若著眼於電動汽車、二維碼支付、教育與直播動畫等網路上的服務來看,中國在這一方面的推動與普及程度是遙遙領先日本的。

對於此種現狀,我們也許可以歸因於「因為中國的規定寬鬆」、「他們的制度比較特別」等原因。但是上述的領域除了中國之外,若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在普及化方面確實相當緩慢。筆者透過比較各種可得資料,無法否定此結論,在當今世界中日本的此種現象或可稱得上是「特殊」了。

日本新創公司的絕對不足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創新商品與服務遲遲無法普及化呢?最大的原因,想必還是新創公司數量缺乏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