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號誌應該盲目遵守嗎?

基本上,當筆者確認左右都沒有來車時,就算是紅燈也會通過馬路。確認左右兩側放眼望去一台車都沒有,就會判斷這個距離範圍內很安全,過馬路是沒有問題。筆者考慮到交通號誌存在的意義是為了防止交通事故發生,那麼這種時候做出通過馬路的判斷反而才是正確的選擇。

但是,這種想法卻不被一般大眾所接受。如上述情況,筆者在判定路況安全步行過馬路時,曾經有兩次被提醒「請遵守交通!」。對這類人來說,法律只要盲目遵從就好。但是若真要從交通法角度來看,當時的狀況應該顯示「無車輛號誌」(實際上沒有這個詞)才合理。這與無論在任何情況、無論任何人都絕對不能違反的法律,還是應該要區別開來。

不過,當遇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們在等待號誌時,應該要與他們一起等。雖然很想跟孩子們說如果沒有車的話過馬路也沒關係,卻反而畫蛇添足了,孩子們有一天會自己了解這個道理。

曾經在過去,筆者被小學高年級生說「阿!他闖紅燈!」。真是拿小孩子沒有辦法,但從那時候起,為了省去麻煩,筆者也開始腦袋放空等待號誌轉錄(本來想說一臉蠢樣地等待,卻實在不雅),再加上筆者確實年紀也不小了。

首相發言之後情況依然曖昧不明

在緊急事態宣言發佈期間,如果家人想回家省親,就會在門口貼上「別回來」的那些人,就好像在戰時發起全民精神總動員的人。這群人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行為上,只要稍微發現一些錯處,便會群起而攻之,覺得自己做了好事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

「奢侈是大敵」、「無欲無求直到勝利為止」這些戰時標語被改換成「省親的自由是大敵」、「不脫口罩直到安心安全獲得保障」。現在這群人還偷偷將自己隱藏起來,更加令人不齒。看到這群人的所作所為,確實可以理解希望政府明確表示在戶外不用配戴口罩的心情。

日本人順從的民族性,有時候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二戰後軍隊進駐時,明明前一天還大罵美英諸狗不如,一夜之間整個日本的態度就大轉變。人們轉眼間「熱烈歡迎麥克阿瑟大人一行」,甚至有婦女表示「想為麥克阿瑟將軍生孩子」。而其中,姿態最順從服貼的可以說是政客跟官僚們了。所以才會出現白洲次郎萬綠叢中一點紅地振臂高呼「我們雖然戰敗,但並不表示我們成為奴隸」,他也被稱為「唯一不願服從的日本人」。

這次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當口,日本內部卻出現烏克蘭最好還是快點投降比較好的意見,引發正反兩極的討論。投降派認為,比起犧牲生命,當個自由的奴隸還比較好。真不愧是長久以來受到「弱肉強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思想束縛的日本人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但是命不由己的奴隸是沒有自由可言的,即便可以活下來,也毫無尊嚴。

我們討論的方向稍微走偏了,就說到這邊吧!回到戶外配戴口罩的問題。

岸田首相在5月12日的參議會厚生勞動委員會當中表示,「在戶外人與人的距離足夠遠時,非必要不需配戴口罩。特別是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下,容易有中暑的風險,在戶外若能保持2公尺距離,鼓勵大家脫掉口罩」,而相關單位也努力將此想法盡可能「擴散、宣傳」出去。

但是這段發言之後的發展,卻似乎無疾而終,媒體也沒有大力宣傳。岸田首相都已經明確的表達對戶外配戴口罩的態度了,政府明明可以直接宣傳「戶外不一定要配戴口罩」,但相關單位卻沒有共識推廣。想必是不想背負不必要的責任吧!

室內配戴口罩的情況看來還會持續,而戶外的配戴問題,政府似乎打算就這麼隨波逐流。

(有興趣轉載文章內容的台灣媒體,歡迎來信聯絡info@jbpress.co.jp)